< 返回新闻公共列表
长春网站制作 - 李想再谈创业:做产品有3个层次,初级团队做功能,高级团队做品牌
发布时间:2017-05-23 15:26:58
摘要:
过去一提苹果马上想到乔布斯,苹果所有的现象都跟乔布斯绑在一起,“极客精神”,“打破旧世界”......全是这样的;但是当你消费的时候你怎么想?其实苹果这个品牌跟我没任何关系。到今天为止,出现同样问题的一个企业叫特斯拉。
前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自2015年6月离开后,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创业,但他和他的神秘新项目“车和家”一直很低调,只见他在微博上常常转发关于新项目的招聘信息;去年11月,李想通过公开信透露了车和家的造车构想,即自己建厂、申请电动车生产资质。
距离李想的离职已经10个月有余,李想新项目的产品规划浮出水面,即打造两款车型来满足 90% 的城市出行需求,其中一款是小而美的 SEV,一款大而强的 SUV 还未见雏形。车和家的官网上这样描述自己的定位:
我们不是互联网造车,我们是新生代的汽车企业。
5月3日,媒体报道车和家获得8名投资人共7.8亿元增资。上周,一则关于李想分享创业经验的文章被媒体放出,来看看这位连续三次创业老兵的干货:
创业一定要找到能成 NO.1 的领域
2004年的时候,我和合伙人商量要选择新领域,趁着泡泡网还有利润干点新事儿。
做新领域的第一重要的因素不是喜欢,我可以不喜欢,但是必须在这个领域能做到第一,因为常年做老三是个非常痛苦的事,什么都改变不了。因为你去客户那里,跟客户谈,客户说因为老大给了我这些条件,所以你必须给,我们没得商量,客户说什么,我们就答应什么,很被动。所以我们要找一个成为第一的领域。
当时筛选了三个领域,一个旅游,一个房地产,还有一个汽车。
1)分析自己擅长什么,能不能干成
先看的房地产,泡泡网当时有大概100多人。那时做的最好的是搜房、焦点,当时最好的房地产网站。我们去研究搜房,发现它成功的原因是各地的分站,因为北京的房子、石家庄的房子跟上海的房子没有任何的关系,它开了分站。我看了一下,有将近1000人分布在全国,后来我们想一想,这个事做不成,因为我们总共才100多人,让我们去管理一个全国分布在那么多城市千人的规模,这不是我们擅长的。这是第一个放弃掉了。
第二个看旅游,旅游当时做的最好的是携程,那时候还没有人会拿着手机App下单,那时候携程做的最多的事,是在各个机场发一张卡,拨打电话订机票酒店。访问网站也都是拿着电话,没有人直接在网站上下单。我去研究携程,当时最厉害的是呼叫中心,也是好几千人,这个事太难了,我们做这么大的呼叫中心根本不可能,所以把旅游这件事放弃掉了。
2)对手很差,即使是后来者也有机会
最后看了汽车,当时一看汽车太好了,简直为我们量身订作。为什么,第一,汽车是标准化的产品,你看到宝马3系,长春做网站,在北京、石家庄、乌鲁木齐看到的都是一样的,这跟我们做的IT产品非常相似。汽车的品类非常简单,当时的汽车种类比现在少的多,汽车的复杂度远远小于当时手机品类的复杂度。这是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看看这个行业里的人怎么样。我当年就说这是一帮垃圾,所有的人天天在发厂商的新闻稿,不做任何东西,懒到没法再懒的地步。IT网站有竞争,汽车网站没有,所有的人就是发发厂商的新闻稿、图片就完事了,竞争对手太弱了,比IT网站的对手们弱的太多。
3)看准时机,抓住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的过程
再看第三个是不是好的时机,长春网站建设,因为我们特别在意时机是不是好的,因为泡泡网错失了时机。我们发现汽车是一个特别好的时机,为什么?因为当时汽车市场跟1999年、2000年的电脑市场非常相似,是一个卖方市场。
在2004年的时候造出来的车不愁卖。更离谱的像本田雅阁这种车,从生产出来第一辆开始加价,到换代退市都在加价。随便一个4S店开了以后,一年回本。今年的4S店,库存车堆的没有地方放,雅阁的优惠3万元起。
当时认为任何一个市场的爆发,都是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的过程,这是爆发的本质。当时谁是市场第一,跟三年以后谁是市场的第一,没有任何关系。
产品服务决定销量,品牌决定利润率
我觉得企业要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才会遇到品牌的问题。我觉得汽车之家会面临两个挑战,一个是刚才说的新商业模式,另外一个是品牌的问题,品牌特别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