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质量为本、客户为根、勇于拼搏、务实创新

< 返回新闻公共列表

- 【争议】颠覆上瘾的科技大佬们真的有资格造车吗? (2)

发布时间:2017-05-23 15:26:58
更残酷的事实是,互联网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品牌价值来吸引消费者,但这个价值对零部件供应商来说加成不大,但尴尬的是,互联网企业只能依靠这些企业提供零部件,至于那些汽车生态圈种种的,说说笑笑听听也就罢了! 慎谈颠覆,互联网只能改造汽车 过去10年,互联网作为一个良好的工具,确实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颠覆了很多行业,比如他们首先颠覆了新闻业,纸质的报纸即将消失,无影无踪。 随后他们又颠覆了零售业,电商的走红,让实体店铺苦不堪言,还有出租车行业正遭受前所未有之挑战,有可能会直接交出牌照,取而代之的是,无处不在的网约车,而互联网提供的OTT服务,则将三大运营商们颠覆地够呛,尤其是颠覆了他们的服务态度… 大概是颠覆上瘾了,他们每进入一个新行业,都没开始干呢,就想着颠覆了,但显然,他们无法颠覆智能手机领域,因为这里有一个巨头;他们更不可能颠覆汽车领域,因为这里有20个巨头。 事实上,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最明智的做法是发挥其“工具”作用,用自己的技术去改造汽车,让这个无处不在的终端变得更加智能化、信息化。 互联网萌生造车的想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争夺下一个互联网入口。众所周知,汽车正变得无处不在,而且保有量持续增加,未来人类拥有汽车的情况,就像如今拥有智能手机的情况一样。 相比于智能手机,汽车具有更大的可操作空间,也更容易爆发出无穷的想象力,未来的汽车不仅能代步,能车震,还能通信,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享受娱乐、导航、语音交互技术等等,而这些恰恰也是互联网企业的强项,也是非常诱人的利润增长点。 大概是受了苹果生态圈软硬一体的刺激,长春网站改版,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也试图做成软硬一体,也即自己制造出硬体的汽车,然后再装上由自己开发的系统,弄不好还做了一个颠覆+垄断的梦,但事实上,苹果的成功独此一家,其他人无可效仿,而且生态圈这个东西也仅仅出现在了iPhone手机和iPad之上。 如前文所述,汽车如此复杂,有成百上千的零件,大量的供应商,对社会资源的分配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笔者认为,未来汽车最好的状况应该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也即传统汽车制造商提供硬件,新兴的互联网企业把自家的地图,传感器,车载系统植入到汽车之内即可。 未来的汽车将会更加智能化、信息化;未来的消费者有希望因为一款完美的操作系统来决定购买一辆车,人类花费在汽车上的时间,将会大大增加,正如人类如今花在手机上的时间一样。在可预见的未来,消费者在堵车时,长春网站优化,完全能处理简单的邮件和召开会议,更有可能直接催生“移动办公”的普及化… 【钛媒体作者介绍:康斯坦丁,微信:khxx-wk,科技新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号:kejxfx】 更多新鲜观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钛媒体(ID:taimeiti)

/template/Home/Zkeys/PC/Sta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