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质量为本、客户为根、勇于拼搏、务实创新

< 返回新闻公共列表

长春网络宣传 - “互联网+黄金”风口下潜心修炼的跨界巨头

发布时间:2017-05-23 15:26:58
   网民红利时代结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互联网+产业”的历史机遇正式到来,整体将更加强调融合、耕耘与价值创造。    目前国内黄金存量市场大概有2万亿的规模,近年来每年的增量都保持在2千亿以上,“互联网+黄金”无疑是下半场的重要风口。    近两年来,重量级选手纷纷加入“互联网+黄金”的赛道,目前五霸争雄的格局初步形成。    价值创造是企业永恒的课题,风口下无需急于起飞。在“互联网+黄金”领域,未来能够从市场上分得一块蛋糕的,必是沉下心来打磨产品,并着眼于打造完整黄金产业生态的企业。   一、移动互联网下半场,风口吹向古老的黄金产业   找到一个极具增长潜力,又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切入点,是每一个创业者寤寐求之的梦想。而在过去的五年里,“站在风口的猪”是最时髦的创业流行词——只要站在风口,猪都可以起飞。   而人口红利,无疑是过去这些年来的最大风口。无论是PC时代的门户、搜索和电商,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工具、娱乐和商务,每一次互联网商业浪潮背后的核心推动力,都是来自于网络居民的急剧增长。   但,人口终有上限,当中国的7亿网民都用上智能手机,互联网的发展,自然无法继续依靠人口红利驱动。   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与2015年底相比仅仅提高1.3个百分点。移动网民覆盖率超过90%,整体网民规模增速继续放缓,宣告网民“移动升级”的红利空间已触顶。   “如果今天一个公司还没有成立或者是做大,靠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已经没有可能再出现独角兽了,因为市场已经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2016年11月18日,李彦宏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表示。   网民红利时代结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   如果说互联网发展的上半场是消费互联网,偏重于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产品这三种消费级的打通,强调竞争、模式和时间窗口;那么下半场则侧重于“互联网+产业”,更加强调融合、耕耘与价值创造。   也就是说,下半场的独角兽可能更多的出现在这样的场景:产业规模+整合能力+价值创造能力。   而古老的黄金产业,无疑将是下一个巨大的风口。   黄金存量市场方面,国美黄金和中国黄金报社联合发布的《2016互联网黄金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民间藏有9000吨箱底金(总价值超2万亿人民币)。但人均持有黄金量不足6.6克,与全球人均20余克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民间整体黄金利用率极低,整体不足5%,黄金成为了民间名副其实的闲置资产。任何一个企业,能够盘活5%的存量市场,所占据的市场份额都将超过1000亿。   黄金增量市场方面,中国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我国已经取代印度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2016年截至三季度,全国黄金消费量为720.66吨。黄金的消费量受金价影响有所波动,但节庆购买首饰等传统的产品消费力量,足以支撑一个可观的增量市场,近年来每年的增量都保持在2千亿以上。而国内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发展,线上购买贵重物品的市场教育已经较为充分,线上购买黄金产品已逐渐为市场所接受。   我国近年来黄金消费量(吨)   来源:中国黄金协会网站历年数据整理   二、重量级选手纷纷加入“互联网+黄金”赛道   从理论上讲,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金融资产都是建立在信用(借贷)的基础之上,你持有金融资产,就一定有人负债;包括货币,它是国家信用,主权信用。是信用就有两个风险:信用灭失和信用贬值。黄金与所有其它金融资产最大的不同在于——黄金不是任何人的负债,也决不会出现违约。   事实上,普通百姓对于黄金产品的投资,核心点也基本集中于黄金自身的货币属性与抵御通胀、地缘政治风险的需求,正所谓乱世黄金。尤其是自2008年以来,一方面是政经局势有如过山车:雷曼兄弟破产、欧债危机此起彼伏、全球股市下挫、英国脱欧,另一方面,是各国央行加快印钞(目前我国的货币发行量已经超过150万亿)。尤其是对于已经初步完成财富积累的投资者而言,如何确保资产安全,成为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   我国近年来货币发行量(M2,万亿)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008年至今全球地缘政治跌宕起伏   来源: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实物黄金投资/消费市场蓬勃发展,近年来每年的增量都保持在2千亿元以上。   互联网+的浪潮风起云涌,对于黄金产业这块所剩不多的大蛋糕,各方巨头自然不会熟视无睹。   打头阵的,是从2008年就开始布局黄金业务的各大商业银行。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交易习惯的养成,互联网+黄金的商机进一步显露,互联网黄金平台于2014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并在2015年孕育扩张,最终在2016年迎来爆发:目前已有20余家重量级玩家入场,市场参与者包括阿里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也包括国美黄金这样的跨界巨头。   总体上,目前“互联网+黄金”赛道,基本形成了“五霸争雄”的发展格局:   1.银行系   代表企业: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平安银行(000001,股吧)、中国银行   业务模式:依托渠道与客户资源规模,黄金理财产品+实物销售(类代理模式)   2.互联网系   代表企业:阿里、腾讯、京东   业务模式:依托自身流量入口优势,黄金理财产品   3.传统黄金企业   代表企业:紫金矿业(601899,股吧)、山东招金   业务模式:依托黄金产业上游资源向下游延伸,黄金理财产品+实物销售+线下存金提金   4.跨界资本   代表企业:国美黄金   业务模式:依托渠道资源,从产业链中间环节切入,黄金理财产品+实物+线下存金提金+支付   5.风投系   代表企业:黄金钱包   业务模式:黄金投资理财+线下渠道合作 #p#分页标题#e#  整体上,现有的互联网黄金平台业务模式较为单一,主要集中于在投资理财与实物产品。而类似国美黄金这类自身拥有优质渠道资源与零售生态的企业,已经开始涉足黄金储蓄类业务,并挖掘黄金自身具备的货币属性,尝试布局支付领域。   而互联网黄金平台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了线上黄金产品购买/投资的市场教育,吸引了众多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0/90后人群,同时,由于80/90后资产基础相对薄弱,缺乏理财经验,偏爱低风险的理财方式,对灵活性的要求更高。   市场需求传导至平台运营,互联网黄金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以目前国内最大的互联网黄金平台——国美黄金的业务数据为样本):   1. 黄金互联网投资属于闲置资金投资   黄金互联网用户相对偏爱轻投资,30元左右的投资占比最高;投资金额在1万元左右的比例最高,黄金互联网投资还属于闲置资金投资;黄金互联网投资普遍门槛低,甚至1元都可以起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便捷性。   2.客户群体年轻化——80/90后是互联网黄金的主力人群   相比于传统黄金购买人群,互联网黄金人群结构更加年轻。“80后”占比达到了36.87%,即26岁到36岁人群为主要购买投资人群;“80后”“90后”占比超过60%,与互联网电商消费人群相吻合。   三、国美黄金——“互联网+黄金”风口下潜心修炼的跨界巨头   “互联网+黄金”的魅力就在于:如果简单的按照以往紧盯流量的互联网发展逻辑,在黄金产业很快就遇到瓶颈——无论是对于增量还是存量市场,都需要企业对于整个黄金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具备较高的产业及渠道资源的整合能力。   正因为如此,在互联网上半场凭借人口红利而占据高地的巨头们,到了“互联网+黄金”这条赛道上,并没有因为占据巨大的流量入口而一骑绝尘,反而是像国美黄金这样具备渠道资源与零售生态的跨界巨头,经过一定时间的蛰伏,不断打磨产品,而后凭借自身的渠道优势爆发,领先于整个行业。   国美黄金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其注册用户数量突破100万,单日累计存管黄金金额的记录突破5000万,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互联网黄金平台。而国内第一份“互联网+黄金”市场报告——《2016互联网黄金报告》,也正是由国美黄金与中国黄金报社联合发布。   事实上,成立于2014年的国美黄金,在2016年之前,在市场上并没有发出太多的声音,其在2016年初的客户规模也刚达到10万规模。也就是说,在风口来临的2015年,正当竞争对手们大力开疆拓土之际,国美黄金却主动蛰伏下来,不为火热的市场所动,按照自己的节奏往前走。   之所以说是主动蛰伏,是因为依生于国美集团的国美黄金,守着国美零售生态巨大的流量入口,天然具备低成本大规模拓展客户的优势,倘若单纯的追求规模,三年时间将用户规模积累至千万规模,也并非太大的苛求,何至于前两年客户规模仅10万,到第三年才算实现了第一阶段的小规模爆发?   纵观国美黄金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其在三个方面与众不同的特点,甚至可以说是与其他互联网黄金企业的整体策略“反其道而行之”:   1. 独特的产业布局策略   “小步快跑”是互联网创业的经典策略,找准一个业务切入点,迅速开发一个初具基本功能的系统,抓紧投入使用,抢占时间窗口,获得领先优势,后续边干边完善业务体系。   然而,国美黄金的策略恰恰相反:创立伊始便着眼于打造完整的互联网黄金生态。   国美黄金打造完整的互联网黄金生态   资料来源:国美黄金   事实上,业务形态的设计,是对产业理解程度深浅的表现,也和企业的整体战略意图与资源禀赋特点有关。打造简单的黄金产品买卖/投资功能,并没有太高的门槛,但也将很快就遇到业务发展瓶颈:产品同质化,最终必然陷入价格战,企业自身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   “互联网+黄金”的核心前景,是在优化增量市场的同时,能够盘活庞大的存量市场。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需要的是依托于黄金的家庭财富一站式服务:买卖、投资、存储,甚至于是他们尚未意识到的支付。行业自身的特点,进一步放大了马太效应: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才有望分得一块蛋糕。   这就要求企业从一开始就着眼于黄金产业的整个链条,除了下游黄金财富管理,对于上游的供应链金融、资产匹配等环节的布局也不可或缺。而从国美黄金着眼于整个产业链条打造互联网黄金生态的布局策略来看,“野心”显露无疑。   2.独特的团队架构搭建   互联网创业企业讲求轻装上阵,在创业初期,资金实力有限,而人力成本高昂,基本都是小团队作战。因此,平台类企业在创业早期,通常都是将系统开发这一块的业务外包,以节省开支。   受限于目前的黄金检验等技术与产业资源,互联网黄金企业在起步阶段,基本都是从投资理财与实物产品购买这两个环节切入,长春制作网站,选择技术外包可以说是行业惯例。   然而,国美黄金在成立之初,就组建了一支超过60人的资深技术团队,所有的系统全部自行开发。仅是技术部门的人数,就是行业内一般创业企业整体团队人数的数倍之多。   事实上,在“互联网+产业”的许多细分领域中,长春网站建设,模式都相对清晰,但由于涉及实体产业运营,导致需要考虑的因素成指数级上升。以黄金产业为例,仅是买卖/投资环节,由于黄金本身属于大宗商品,价格实时波动,对于企业而言,所需的系统,除了买卖存取的功能,还需要对价格实时监测,并通过特定的策略模型实施保值对冲。而在后期基于黄金货币属性,延伸支付功能,是打造整个互联网黄金生态闭环的重要环节,这些功能在技术上的实现,也需要整个技术团队长期跟踪、对整个产业有深刻的理解。   此外,作为一个资产管理平台,对于用户来说,安全性是首位的(包括资金与信息),通过自有技术团队开发的系统,可以最大限度的杜绝这方面的安全隐患。   因此,对于互联网黄金企业而言,强大的技术团队,是确保产品客户体验与业务稳定推进的重要前提,从国美黄金“不计成本”的组建强大的技术团队,可以看出,国美集团对于黄金产业布局的决心,更是对行业发展的前瞻性观察与思考的结果。   3.独特的业务发展思路   实体产业集团公司孵化互联网项目,已经成为时下的一个潮流。绝大部分企业的着眼点在于:资源变现。即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客户、资产等),注入所孵化的项目,实现规模上的快速增长。 #p#分页标题#e#  而国美黄金似乎走的是一条舍近求远的路,对母体零售生态庞大的流量入口熟视无睹,从创立开始,就独立运营,与市场死磕。虽然最终通过两年的蛰伏,实现了快速崛起。但如果从一开始就借助国美集团所拥有的产业资源,现在的规模显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正是这种“舍近求远”,让国美黄金具备了真正的生命力。纵观目前市场上脱胎于集团母体的孵化项目,绝大部分都得了“母体依赖症”——恰如受政府保护的汽车产业,看似规模宏大,一旦完全放开市场,所谓的巨头将倒下一片。   而国美黄金从一开始就独立于国美集团运营,一方面,经过市场的冲击,自身具备了足够的造血功能,彻底摆脱“母体依赖症”;另一方面,国美集团庞大的零售生态资源,无论是对于将来产业布局提升,还是资本运作,都留足了想象空间,真可谓一石二鸟。   特立独行,反其道而蛰伏两年潜心打磨的结果是:甫一亮相,震惊全场。短短一年时间,国美黄金客户规模快速实现从10万到100万的跨越,用户遍布全国各个省份   一举成为行业领头羊。   一方面,目前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格局,黄金的避险价值将被市场进一步挖掘。另一方面,随着黄金投资意识的逐步提升,且目前1.6%的黄金资产配置比率尚处于低位,未来黄金在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中将显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互联网+黄金”已经成为互联网下半场的重要风口。   价值创造是企业永恒的课题,风口下不必急于起飞。在“互联网+黄金”领域,未来能够从市场上分得一块蛋糕的,必是沉下心来打磨产品,并着眼于打造完整黄金产业生态的企业。   当互联网的风口吹向每一个古老的产业,像国美黄金一样,不为喧嚣所动潜心修炼,或许才是最好的发展策略。   不动则已,一飞冲天!    (责任编辑:方凤娇 HF055)

/template/Home/Zkeys/PC/Static